国外钢铁上市公司2015年偿债能力强于国内
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其流动资产支付在一年内即将到期的流动负债的能力,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以其资产或者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企业偿债能力的评价,不仅可以使债权人了解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债务的物质保障程度,而且可以使企业经营者及时掌握企业适度举债的规模、筹资风险等财务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 本文在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中采用的指标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总负债比率,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采用的指标是所有者权益占比。 4项指标看钢铁上市公司偿债能力 影响流动比率高低的关键性指标是流动资产,影响速动比率高低的关键性指标是速动资产,在此,有必要对14家中外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资产、速动资产的质量进行分析。 流动比率: 国外6家上市公司高于国内8家上市公司 债权人不仅关心债务企业流动比率的高低,更关心流动资产的组成结构。如果流动比率较高,但流动资产的流动性很低,则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仍然不高。在流动资产中,有价证券一般可以立刻在证券市场上出售,转化为现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等项目,可以在短时期内变现;而存货、待摊费用等项目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等情况,其流动性较差,因此,流动比率较高的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并不一定很强。如果流动资产中存货比重过高,则表明该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偏弱。14家中外钢铁上市公司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 一是美国钢铁公司、新日铁住金、安赛乐米塔尔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超过了50%,流动资产结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这3家上市公司较高的流动比率需要打一定的折扣。 二是华菱钢铁、武钢股份、浦项制铁3家上市公司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低于30%,表明这3家上市公司流动资产结构较好、流动资产质量较高。 三是浦项制铁、纽柯、蒂森克虏伯3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低于40%,表明其较高的流动比率是以较高质量的流动资产做支撑的,短期偿债能力确实优于其他上市公司。 四是首钢股份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高达76.35%,表明其流动资产结构需要改善,同时表明其资产运营能力需要提高。 流动比率亦称营运资金比率,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和流动负债总额之比。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偿债保证程度较强。对债权人来讲,流动比率越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债权人基本利益就有保障。对所有者来讲,此项比率不宜过高,比率过高说明企业的资金大量积压在持有的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速运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2015年中外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情况。 一是国外6家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均高于中国8家钢铁上市公司,而且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均超过1,其中纽柯的流动比率超过4,浦项制铁的流动比率接近3。 二是宝钢股份的流动比率为0.76,虽然在8家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中排名居首位,但与国外上市公司最后一名蒂森克虏伯尚有0.38的差距。 三是纽柯、浦项制铁连续3年流动比率排名居前2位,且与其他12家上市公司保持着较大的领先优势,表明这两家上市公司非常重视该指标,而且在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 四是美国钢铁公司的流动比率连续3年稳定在1.8左右,蒂森克虏伯的流动比率连续3年稳定在1.14左右,表明这两家上市公司对该指标有一定的底限设定。而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仅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流动比率连续3年较为稳定。 五是华菱钢铁、包钢股份、河钢股份、首钢股份的流动比率低于0.5,其中首钢股份流动比率仅为0.17,表明这些上市公司在偿还短期债务方面存在不足,这会直接影响企业筹资业务的顺利开展。 总体看,国外上市公司与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在流动比率方面差异明显。 速动比率: 中国钢铁上市公司排名靠后 国内在分析速动比率时将速动资产的范围确定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4类资产,而流动资产中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不计入速动资产中。但国外资产负债表中对流动资产的划分类别要少于中国,如果套用中国的速动资产概念来梳理国外上市公司的速动资产,显然不合适。但国内外财务制度对流动资产、存货的定义基本一致,为此,本文将速动资产计算公式定义为: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国外传统经验认为,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速动比率过高,企业在速动资产上占用资金过多,会增加企业投资的机会成本。但是,有些企业虽然速动比率较高,但速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应收账款,并不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强,因为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015年14家中外钢铁上市公司应收款项占速动资产比重情况。 一是新日铁住金、美国钢铁公司、鞍钢股份、武钢股份应收款项占速动资产比重超过了50%,表明其速动资产质量相对偏低。因此,美国钢铁公司较高的速动比率是需要打“折扣”的。武钢股份应收款项占速动资产的比重为69.84%,在14家上市公司中是最高的,但其速动比率为0.49,处于中游水平,表明武钢股份在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具有独到之处。 二是纽柯、浦项制铁两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应收款项占速动资产的比重低于40%,表明其较高的速动比率有着较高质量的速动资产作支撑。 三是华菱钢铁、包钢股份、河钢股份速动比率排名虽然靠后,但其应收款项占速动资产比重偏低,特别是河钢股份低于20%,因此,这3家上市公司的速动比率是需要“增值”的,实际偿债水平应与鞍钢股份接近。 四是首钢股份应收款项占速动资产的比重为45.39%,这一比值在14家上市公司中明显偏高。同时,鉴于首钢股份速动比率仅为0.04,其迫切需要改善资产结构,增大速动资产的规模,提高速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速动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速动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强弱,它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并且比流动比率反映得更加直观。14家中外钢铁上市公司速动比率情况。 一是纽柯、浦项制铁连续3年速动比率排名均进入前2位。纽柯2015年速动比率高达2.61,而且是其近3年中速动比率首次超过2。浦项制铁是唯一一家连续3年速动比率超过2的上市公司。 二是速动比率排名前5位的均是国外钢铁上市公司。中国钢铁上市公司速动比率最好的是宝钢股份,排名第6位,与第5位新日铁住金尚有0.09的差距。 三是华菱钢铁、包钢股份、河钢股份、首钢股份速动比率均低于0.3,与纽柯、浦项制铁等国外上市公司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钢铁上市公司速动比率排名靠后,而且与国外钢铁上市公司保持着较大的差值。 所有者权益占比: 多数国外公司资产结构优于国内公司 所有者权益占比是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与资产总额之间的比率,是衡量企业总资产中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所投资金比例是否合理、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的重要指标。所有者权益占比的计算公式为:所有者权益占比=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100%=100%-资产负债率。 一是浦项制铁、纽柯、宝钢股份3家钢铁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在50%以上,而且仅有这3家上市公司连续3年所有者权益占比超过50%,其中浦项制铁连续3年所有者权益占比超过70%,并连续3年居首位。这3家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指标的持续优异,一方面表明公司良好的盈利将扩大所有者权益的规模,并会持续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表明其资产结构合理,长期偿债能力强,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要明显优于其他上市公司。 二是美国钢铁公司2015年所有者权益占比小于30%,与其本年度16.72亿美元亏损额冲减以前年度的留存收益导致其净资产减少相关联,而其巨额的净亏损主要与其大规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相关联。 三是河钢股份、华菱钢铁、蒂森克虏伯3家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占比低于30%,且连续3年低于30%,对应着其资产负债率高于70%。其中,华菱钢铁资产负债率已高于80%,蒂森克虏伯资产负债率已高于90%,表明这两家上市公司在资产结构上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四是所有者权益占比前6名中有4家国外钢铁上市公司,一方面说明多数国外钢铁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要优于中国钢铁上市公司;另一方面国外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高,意味着其负债水平较低,企业需要支付的财务费用较低,这对企业保持良好的现金流起到支撑作用。 现金总负债比率: 浦项制铁连续3年位居首位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现金总负债比率指标反映的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中外钢铁上市公司在负债结构上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在一方面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的负债通常以流动负债为主,而国外钢铁上市公司负债通常以长期负债为主;另一方面中外财务制度对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的债务属性判断上存在差异,导致中外钢铁上市公司在负债流动性方面存在差异,如中国财务制度将应付职工薪酬列入流动性负债,但6家国外上市公司通常将职工福利费、养老金等项目归类为非流动负债。因此,为了更好地考量经营现金流量对债务偿还的满足程度,本文选用了现金总负债比率,没有选用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中外14家钢铁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占比情况。 针对现金总负债比率,对表2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4条结论。 一是浦项制铁现金总负债比率高达62.05%,居首位,而且比第2名纽柯高出28.68个百分点。浦项制铁现金总负债比率连续3年居首位,主要源于其负债规模偏低,资产负债率低至16.14%。 二是纽柯现金总负债比率为33.37%,比第3名高出14.46个百分点,领先优势较为明显。 三是宝钢股份、鞍钢股份、河钢股份3家中国钢铁上市公司现金总负债比率高于10%,排名进入前6位,虽然与浦项制铁、纽柯差距明显,但与6名以后的其他上市公司相比还具有一定的优势。 四是仅有包钢股份、武钢股份2家上市公司现金总负债比率为负值,表明其201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是近3年中仅有的2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值的上市公司。
上一页:近期国内现货价格已逐渐转弱